為什么隱睪患者睪丸會停留在上述部位呢?原來,在胚胎期,睪丸原先位于腹膜后脊柱兩側、腎臟下方,在胚胎發(fā)育過程中,睪丸逐漸下降,大約在妊娠近6個月時,即下降入陰囊內。如果睪丸在下降過程中受阻,就可在不同部位停留形成隱睪。有時兩側睪丸均不下降,則稱為雙側隱睪;單側睪丸不下降,稱為單側隱睪。
產生精子的睪丸上皮生殖細胞,必須在略低于體溫1.5~2℃的環(huán)境下才能正常發(fā)育,陰囊內的溫度略低于體溫,是睪丸生殖細胞發(fā)育的適宜地方。隱睪患者,體內較高的溫度妨礙生殖細胞的發(fā)育,嚴重者可完全無精子產生,輕者也往往精子數(shù)減少,或全部為死精,或精子活動力極低而引起不育。
單側隱睪,雖然有一側睪丸位于陰囊內,但另一側睪丸受損害后可引起正常側睪丸的損害,即所謂“交感性睪丸病”。這是由于單側隱睪者本身就存在雙側睪丸發(fā)育不全,或隱睪側的睪丸產生的抗體、體液因子影響正常側睪丸的發(fā)育,形成交感性損害,可引起不育。
隱睪的另一個嚴重并發(fā)癥是,惡變的機會比正常睪丸高30~50倍,最常見為精原細胞癌。因此,對患者的隱睪必須盡早處理。更多精彩盡在飛華健康網(wǎng)愛問頻道
隱睪在出生第1年內尚有可能自然下降,但1年后自然下降的機會明顯減少。10歲以后如不下降,睪丸可形成不可逆的損害。因此,對隱睪患者可在2~9歲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,促進睪丸下降;在10歲左右可進行治療,把睪丸下移并固定于囊內。
本文原創(chuàng)鏈接:http://www.gus-gamers.com/buyuz/gwyc/yg/1428.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
正常的精液一般為乳白色或乳黃色,不含血液。如果排出的精液為粉...…[詳情]
隱睪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呢? 假如胚胎發(fā)育過程中,一側或雙側睪...…[詳情]